着眼于杰瑞米·克拉克森在农村经营农场的糟糕尝试。
纪录片展现出五大古老文明走过的非凡历程,以全新的角度回溯久远历史,融汇东西方世界的动人故事。这些悠远而强大的力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应对社会、技术和现实挑战——贸易、战争和奇思妙想,曾将世界紧密相连,而当面对同一难题时,各地区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对策。如今,逝去的世界得益于先进科技、考古学发现和精美CGI的加持,得以重现于世——这是一部关于策略和运气的史诗。
庆祝《加冕街》(1960 年)偶像芭芭拉·诺克斯 90 岁生日
在洛朗·加尼耶 (Laurent Garnier) 之前,芝加哥浩室音乐和底特律电子乐 (Techno) 风靡一时。这两种舞曲风格在英国俱乐部舞台上交相辉映,但加尼耶以其独特的音乐魔力,将它们完美融合。他成为首批环球巡演的超级巨星DJ之一,从伦敦到东京,他的俱乐部之夜堪称传奇。导演加宾·里瓦尔 (Gabin Rivoire) 采访了杰夫·米尔斯 (Jeff Mills)、卡尔·考克斯 (Carl Cox) 和圣母玛利亚 (The Blessed Madonna) 等人,探寻加尼耶成为音乐先锋的核心原因。
暂无简介
20 世纪 90 年代末,达什·斯诺 (Dash Snow) 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在纽约市中心的街头以艺术家的身份自谋出路。他从臭名昭著的涂鸦者成长为国际艺术明星,在 2009 年因过量服用海洛因去世之前,他与朋友兼同行艺术家瑞恩·麦克金利 (Ryan McGinley) 和丹·科伦 (Dan Colen) 组建了代理家庭,记录了他吸毒和酗酒的夜晚。谢丽尔·邓恩 (Cheryl Dunn) 的杰出肖像取材于斯诺令人难忘的作品和档案镜头,捕捉了他那短暂而无节制的创造力和创造力的一生。
美国硬核朋克潮流从80年代的地下崛起,暴风骤雨式地狂卷过世界摇滚圈最终在1986年归于没落,虽然无法为这场音乐革命划定起始或终结的标志、狂热的乐迷也无法阻止美国朋克的黄金时代的结束,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短短六年对美国朋克乃至摇滚音乐的深远意义,与英式朋克截然的粗糙质感和极端的先锋姿态逐渐演化出了90年代美国朋克摇滚独特的风格,它或是分流出或是影响了随后出现的速度金属、硬核金属、Grunge和商业气息更浓厚的流行朋克等流派,也因其纯粹彻底的颠覆和反抗精神滋养了如涅磐、野兽男孩、GREEN DAYS等扬名国际的优秀乐队,并让完全生于地下的朋克音乐逐渐主流化。因为反对里根保守主义而抬头的硬核朋克在六年里发展的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潮流,它把朋克的反叛精神通过音乐灌输到一代青年行事的准则与方式,并扩大成一次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策动的社会运动,对政治、家庭与社会失去信心的青少年在僵硬、粗砺的喊叫声和和弦中或是寻找精神家园或是大肆破坏现实世界,这种铺天盖地的狂躁与兴奋在整个摇滚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改编自Steven Blush的同名传记,《美国硬核》正是要追寻那片远去的狂吼,重现朋克精神最本真的理想状态.
科幻电影可以说已经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一类影片。在2013年的银幕上,除了蝙蝠侠、钢铁侠、金刚狼、超人这些老牌的超级英雄,《普罗米修斯》、《重返地球》、《环太平洋》、《云图》等一批新的科幻大作也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中国观众在欣赏这些电影的同时,也期待着国内能够拍出自己的科幻大片。2013年2月,一则消息让中国的科幻迷兴奋不已,根据刘慈欣小说《三体》改编的科幻电影,确定将被搬上荧幕。电影还没有开拍,由科幻迷们自己制作的三体电影片花已经传遍了网络。
1989年,张国荣包揽了“IFPI大碟奖”,“最受欢迎男歌手”,“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等多项乐坛大奖,事业如日中天的他宣布告别歌坛,并在香港红磡体育馆连开33场“告别乐坛演唱会”,他精湛的歌艺,出色的舞台驾驭能力令歌迷如痴如醉,这次演唱会也被喻为香港最为经典的演唱会之一。 有评论说“他是最好的舞台表演者,他在台上的歌或舞,动或静都充满魅力,他这么红是有道理的。”
历经三年拍摄制作,跨越 8,500 公里的海洋,用影像记录两位海上男儿“海洋文学作家-廖鸿基”与“水下鲸豚摄影师-金磊”追逐理想的过程,以及向岸上家人学习说爱的牵挂点滴。
展现一个时代的变迁,不仅需要炫目的超级工程,还需如同你我的普罗大众的个体感受。《落脚城市》就是将时代之下的个体体感记录下,为这个时代注上更有温度、更触动人心、更准确的注脚。
该剧跟踪报道了近 50 年来吸引公众关注的这一可怕事件,并更全面地讲述了洛杉矶、美国梦以及正义可能有效或无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