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erald Durrell《希腊三部曲》改编,讲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德雷尔一家从英国搬到希腊科孚岛定居,单身母亲与四个孩子的暖心日常。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运动故事,如今它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跑步。 20 世纪 60 年代初,第一批慢跑者被视为外星人,会躲起来跑步。当第一批比赛诞生时,女性必须与保守的联盟和当局进行斗争才能参与其中——比赛是一场政治斗争和女性解放的工具!马拉松的诞生、专业杂志、第一批业余冠军的出现、企业的成长......一个引人入胜且激动人心的故事,由采访和众多令人惊讶和感人的档案图像组成,由菲利普·托雷顿讲述。
每天清晨,佘偉豪和黃俊修都會走到大角咀的鮮魚行學校上課。兩人的基層家庭生活寫照,以及這種「互相照顧」的經歷,在這裡比比皆是。內地出生的董汝峰、譚志澤,甚至班上最受男生歡迎的黃嘉琪都有著同樣故事:家人為孩子們前途著想,毅然來到香港,屈膝於狹窄的房間裡生活;但對孩子們而言,一下子面對成長環境的改變,重新追溯另一個地方的認同和價值,是一種值得的「投資」嗎?一次上電視的經歷,卻改變了佘偉豪的故事。
一名刑事法庭法官在洛杉矶臭名昭著的贫民窟创办了一个跑步俱乐部。俱乐部的成员包括无家可归的吸毒者、正在康复的单身母亲和假释的杀人犯,他们认为自己是最不可能成功的。当他们一起训练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时,他们学会了拥有远大的梦想,因为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尊严。
藏身于波涛之下,暗中用潜望镜锁定猎物,发射出致命的鱼雷......这些,是很多影视作品中对二次大战期间潜艇的刻画。在1939年到1945年的六年时光中,潜艇和水面舰艇,猎物和猎人之间上演着无数场惊心动魄的对决,而这样的战斗结果,也决定了整个二战的走向。
用颜色看二战 —— 是士兵们看待二战的方式。只有在战后50多年的今天,这些图像才...
《妈妈的男孩》是一部 HBO 原创纪录片,讲述了奥斯卡获奖编剧达斯汀·兰斯·布莱克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与母亲的亲密关系如何导致并激发了他的行动主义。10 月 18 日在 HBO Max 上播出。
一部关于南方小鸡乐队 (Dixie Chicks) 的纪录片,该乐队主唱娜塔莉·梅恩斯 (Natalie Maines) 在 2003 年的一场音乐会上发表反对乔治·W·布什的言论。
伊恩·切尼和科特·埃利斯,两个大学时的好朋友,为了弄清楚人们日常吃的食物究竟如何而来,他们跑到了美国中部,并亲自尝试种植农作物,在爱荷华州,他们开垦了自己的农场,并将玉米等食物销往市场,成为“玉米大亨”。
以系列纪实故事反映公益主题的纪录片《真情来电》在上海电影节展映,制片人孙健君介绍,影片借鉴了《纽约我爱你》开创的由不同风格的大师导演联手完成一部命题影片的形式,云集了陆川、张一白、章家瑞、杜海滨、黄睿、张自立几位导演,由7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纪实公益影片《真情来电》10月7日电影频道首播影片组成的7个短片平均每部约十多分钟,从不同侧面、角度、地域展现了各群体、各年龄层的中国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孙健君表示,由于该片是以公益为主题,总投资也仅有几百万元,采用的大多是非职业演员,参与该片的导演们也都是不计报酬,因此也赋予了导演们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不过孙健君坦言,这类题材影片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所以将主要依靠海外发行,此次也是想通过上影节的展映了解观众的反响,如果效果不错才会考虑在国内发行上映。该片创作源于为电信日拍摄的公益电影,其中也有中国移动的赞助。对于这一难免的广告植入,孙建君则表示影片“很干净”:“原本只有一句中国移动的台词,也被他们的掌门人王建宙自己删掉了。因为他觉得影片描写了整个电信行业的价值———为人类的沟通所作出的贡献,他为此已经很满意、很感动了,不想破坏影片的公益性质而使之变成广告。”
《我们的太极》荣获第本届深圳青年影像节纪录片类评委会特别大奖。该片将镜头对准一群脑洞大开的“90后”,他们将现代时尚的舞蹈与音乐融入古老圆融的太极,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寻找太极的新出路。此前,该片还荣获了第十一届“光影纪年学院奖”。
这部纪录片分为两部分,探讨了两个最深奥的问题——什么是万物,什么是虚无?
在两部史诗般、超现实且令人大开眼界的电影中,吉姆·阿尔哈利利教授在探索宇宙的真实大小和形状以及深入研究虚无背后令人惊叹的科学的同时,也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第一部分《万物》中,阿尔哈利利教授开始探索宇宙的真实面貌。这段旅程将他从遥远的过去带到了已知宇宙的边界。一路上,他记录了那些发现宇宙真相的男男女女的非凡故事,并探究了我们对空间的理解是如何受到数学和天文学的影响的。
第二部分《虚无》探索了人类感知极限的科学,我们现在了解到宇宙最深的奥秘就在于此。吉姆开始回答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虚无是什么?他的旅程以人类有史以来对现实最深刻的洞察而结束。万物皆源于虚无。超小的量子世界塑造了我们今天居住的浩瀚宇宙,吉姆可以证明这一点。
新晋画家阿波隆妮亚透过绘画女性画像,思考身体政治。丹麦导演莉雅格洛就用摄像机,对准阿波隆妮亚,勾画出她的肖像,揭示她跌宕起伏的成长,以及自我探索的挣扎。拍摄历时十三年,记录像她这样别具一格的女子经历过的爱与痛、喜与悲、疑惑与笃定、放浪与流离,面对生与死,又如何在男性主导的艺术圈子站稳脚步。导演的镜头也反顾自身,以极其迷人的私密纪录,反映当代女性的某些精神面貌与生存状态。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